“双减”背景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
原创 刘京翠、赵福江 人大基础教育期刊社 2023-02-20 16:35 发表于北京
2022年1月,项目组对全国16166名班主任进行了问卷调查,主要结果如下。
1、班主任对“双减”政策实施效果的感受
(1)在班主任看来,“双减”政策实施对减轻学生负担的效果比较明显。79.2%的班主任表示学生学业负担减轻了(44.4%的班主任表示“大幅减轻了”,34.8%的班主任表示“稍微减轻了”)。
(2)在班主任看来,家长对“双减”的态度忧多于喜,孩子学习成绩受影响是导致家长担忧的主因。调查结果显示,37.2%的班主任表示家长对“双减”持“高兴、欢迎”态度;14.8%的班主任表示家长对“双减”持“无所谓”的态度;也有40.9%的班主任表示“双减”政策实施让家长比较“担忧、焦虑”,而这部分家长主要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受影响。调查结果显示,“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担心了”(66.8%)成为“双减”政策实施后班主任在家校工作方面的最主要压力源。在“双减”政策实施前,家长更多地将孩子放在培训机构,由培训机构负责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;“双减”政策实施后,在校外培训机构得到治理和规范的同时,各校的课后服务也在初步探索中,加上家长缺乏一定的教育引导能力,他们自身很难辅导孩子,以致较多家长出现担忧和焦虑情绪。
2、“双减”政策实施后班主任的身心健康情况和压力源
(1)八成以上班主任感觉身体健康状况不是很好 (43.0%的班主任感觉“一般”,27.6% 的班主任感觉“较差”,10.0%的班主任感觉“很差”)。
(2)72.8%的班主任感觉自己在工作中压力大(52.9%的班主任感觉“压力比较大”,19.9%的班主任感觉“压力非常大”)。
从压力源看,排在第一梯队的依次是安全责任压力大(82.6%);班级管理任务重(80.1%);工作时间延长(79.4%);事务性工作(如填写报表、收餐费、统计信息等)太多(74.7%);待遇低,与付出不成正比(70.4%)。与“双减”前2015年调查数据相比,“工作时间延长”“事务性工作太多”在班主任压力源中突显出来。近九成班主任表示,工作时间的延长“增加了上班时长”“增大了工作量”影响了个人生活、个人备课和学习。事务性工作太多如何去衡量呢?在班主任对其工作内容按照所占时长进行排序的调查中,项目组发现,班级事务性工作高居首位,超过了班级建设工作、学生发展指导工作(这本应是班主任岗位的重要工作)。
3、“双减”政策实施后班主任的工作量情况
(1)几乎所有班主任平均每日在校工作时长为8小时以上。93.1%的班主任平均每日在校工作时长为8小时以上(52.3%的班主任工作时长是8~10小时,31.9%的班主任工作时长是10~12小时,8.9%的班主任工作时长在12小时以上)。与2015年数据(80.7%)相比,每日在校工作时长8小时以上的班主任比例有了较大幅度提升。除了在校时间长之外,调查结果还显示,有99.0%的班主任回家后还会继续处理一些班级工作。
(2)班主任承担“双减”工作任务比较繁杂。八成以上的班主任在“双减”工作中负责协调各学科作业(81.8%),七成以上的班主任负责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(78.8%)、给学生答疑解惑(75.3%)、看管学生自习和做作业(70.9%),六成以上班主任负责提升学科教学质量(69.6%)、组织家长开展家庭教育(68.5%)、组织学生体育锻炼(67.2%)、组织开展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(64.0%);五成以上的班主任负责组织放学后的学生托管(54.8%)。94.6%的班主任参与课后服务,只有5.4%的班主任不参与课后服务。在参与课后服务的班主任群体中,31.8%的班主任每周5天都参与,39.6%的班主任每周有3~4天参与,28.6%的班主任每周有1~2天参与。
4、班主任专业发展情况
九成以上的学校能开展班主任研修,近七成学校能定期开展。“双减”政策实施后,八成以上的班主任表示研修频次并未减少。“时间难以保证”“内容缺乏针对性,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”成为“双减”政策实施后制约班主任培训质量的最主要因素。“学生心理辅导能力”“家校沟通协调能力”“学生自主管理指导能力”成为“双减”政策实施后班主任最希望通过培训获得的能力。七成以上的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。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,70.4%的班主任表示面临着一定困难(55.3%班主任“稍有困难”,15.1%的班主任表示“困难较大”)。
详见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小学学校管理》2023年第1期